澳門大學參與《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》調查工作

 

根據中國大陸官方權威機構--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」即將出版的《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》一書透露,有關在中國(包括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及台灣)的互聯網滲透情況,截至2003年1月,中國大陸網民有5910萬,香港有275萬,澳門有10萬,台灣有861萬,分別佔對應人口總體的11%、45%、33%及38%,以香港的互聯網發展最為成熟。男女網民的比例三地都是以男性為多,但以台灣的男女比例為最接近,香港及澳門次之,大陸差別最大,隨著互聯網的發展,男女的網民比例越來越接近。

該書中有關澳門部份的調查研究結果,乃來自澳門大學講師張榮顯負責之「全球互聯網計劃」的部份研究成果。在去年的調查研究中,成功訪問了1002位澳門居民,當中32.9%表示已經上網。以此百分比推估,年齡介乎18至74歲的澳門網民約有10萬,佔全澳總人口的23%。如考慮到抽樣誤差,實際網民可能在9萬至11萬之間。

該研究發現,有64.9%的受訪家庭擁有電腦,其中71.2%已經上網,上網電腦佔家庭總數的46.2%。若以此推算,全澳有8萬7千家庭擁有電腦,其中6萬2千台接上互聯網,比官方公佈的登記數字為高。

至於網民的特性方面,女性佔44.8%,男性佔55.2%。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,本澳的網民以年輕人佔大多數,18至24歲的網民佔31%、25至30歲的佔25%。已婚與未婚的網民所佔比例相若,分別為50.2%及49.8%。從文化程度來看,本澳網民主要為高中程度的居民,佔45.1%,其次是大專或以上程度的佔34.7%。網民中,文職人員及全日制日校學生佔的比例最大,分別為19.5%及19.4%。此外,在網民中,以中等收入的家庭居多,由6001至12000元澳門幣收入的家庭佔整體的27.4%,在24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也佔了22.7%,低收入家庭如6000元澳門幣以下的只佔12.2%。

另外,網民平均每週花在互聯網的時間為9.8小時。超過六成的網民主要在家中上網,每週花6.4小時。此外,網民每週花2.3小時在工作單位及學校,以及花1.1小時在其他地方。隨著寬帶的增長加快,相信網民留在家中上網的時間會增多。

至於網民的網上活動,最活躍的是尋找網上資訊,其次是看新聞、收發電子郵件、參加網上交談及遊戲,可見網民視互聯網為獲取資訊的重要工具。而在流覽的資訊中,以新聞時事及影視娛樂的消息最受網民歡迎,分別約佔五成及四成,有關電腦的資訊也佔三成的比重。

雖然在互聯網上購物或付費獲取服務很方便,但是,該調查發現,有網上購物經驗的澳門網民只有11.4%,比中國大陸的33%及香港的20%遠低,可見本澳網上消費尚未成氣候。

在瞭解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時,不懂相關技術是主要的原因,佔25.9%,其次是沒有網路設備、忙碌、費用高及個人沒有興趣等。這些原因與那些年輕、高家庭收入及高文化水平的網民似乎形成相當合理的對比。

負責該項研究的張榮顯表示,調查結果與他在2002年5月及2003年1月所做的媒介使用調查結果接近,介乎26%至34%之間,也就是說,在過去兩年,在該年齡層的網民數目,基本上沒有增長。可能的解釋是,一方面,網民的增長高峰期集中在2000-2001年,另一方面,雖然近兩年的註冊網民數量持續增加,但是,從撥號上網的增長放緩及寬帶的增長加速情況來看,網民實際上在轉變他們的連線方式而已。

「全球互聯網計劃──澳門」為一國際性合作研究項目──「全球互聯網計劃」成員之一,該計劃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傳播政策中心發起,目前有超過20個來自北美、歐洲及亞太區的國家與地區的專家學者參與研究。澳門部份由澳門大學張榮顯講師及王旭副教授負責。


09/07/2003